索引号 | 000014349116104810160237840/2022-00237 | 发布日期 | 2021-08-15 | 有效性 | 发布机构 | 兴平市交通局 |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交通”目标,大力加强行风建设,努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为兴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现将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交通部门行政执法职责主要包括:辖区内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等执法门类的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能,主要由局属市路政管理大队、市道路运输管理所、市出租车管理处以委托和法律授权的方式行使执法权利。2020年4月15日,兴平市交通运输局顺应改革潮流,抢抓改革机遇,整合了市道路运输管理所、市公路管理站、市路政管理大队、市出租车辆管理处承担的行政执法职责,组建了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标志着兴平市交通局法治建设和行政执法工作将进入崭新阶段。
二、建立健全依法行政体制机制情况
我局始终将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履行法治建设职责,健全工作机制。一是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局属各单位、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确保法治工作有安排、有落实,常抓不懈,取得实效。二是加快推进“四基四化”建设。通过基层执法队伍职业化、基层执法工作信息化、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基础管理制度规范化,逐步建立健全综合执法队伍制度体系、实施体系、监督体系和保障体系,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目前,交通运输系统持有省部级执法证件人员215人,执证率达95%以上,管理制度、执法标识、执法服装、车辆装备、教育培训已实现了“五统一”。
三、推进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情况
为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和文明服务水平,我局把强化执纪监督放在了重要位置。一是严格规范公正严明执法。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实行痕迹管理,确保所有执法环节都有据可查。二是行政处罚一视同仁。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合力使用自由裁量权,平等对待所有当事人。三是执法文书强化规范,做到行政执法文书字迹清楚,文面整洁,语言规范,简练、严谨、平实内容简明、完整、准确,标点使用正确,没有产生歧义的现象。四是实行违法责任倒查制,对每一起违法案件,按照“谁取证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哪个地市出问题,哪个环节有漏洞,层层追查,一查到底。近年来查处的所有交通违法案件无一上访、无一复议、无一诉讼,实现了依法行政工作风清气正。五是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审批工作。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四、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情况
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实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在市政府门户网公示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工作程序,强化了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实现权力运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了执法工作公正规范。公开执法人员信息、执法种类、处罚标准等,并做出公开承诺,实行“阳光执法”。执法人员在实际执法时一律佩戴执法记录仪,对行政执法全过程进行全部记录。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老干部等作为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虚心接受意见建议,广泛接受监督,及时改正不足。
五、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情况
我局聘请专业法律顾问,为全局依法行政工作把好法律关。负责处理全局各类经济、行政管理类矛盾纠纷,参与系统召开的行业管理、行政审批、招投标工作会议,此外还对重点项目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重要工作提供法律性意见和建议,确保行政决策的合法合规。
六、提高执法人员法治思维和行政执法能力情况
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全员行政执法培训学习等方式,分层级、分层次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学。每年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计划,做到学法、知法、用法,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二是推进全员自觉学法。充分利用手机微信、“学习强国”等平台自觉进行法律法规学习,提升准确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七、落实普法责任情况
结合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工作特点,开展了“路政宣传月”、“七五普法”、“突发事件应对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采用组装宣传车深入公路沿线、设立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电子屏滚动宣传、告知权利义务等形式深入宣传交通执法法律知识,有力地促进了交通运输系统执法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提升了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
八、对省、市推进法治建设的建议
一是在编在岗人员较少,部分执法岗位人员缺位。新成立的综合执法大队现有编制人数为48名。目前,辖区5家危货企业、28家普货企业、2家客运企业和1100多公里的农村公路,仅靠40余名执法人员管理,任务非常繁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受到一定影响,迫切需要增加执法人员编制充实执法队伍。
二是执法装备、取证设备的配备所需经费问题。按照工作职责要求,交通执法管辖区域广、执法难度大,办公设备、执法装备和取证设备以及人员培训、规范化建设等方面所需经费数额较大,承担压力大,建议能给予相应支持。
三是行政处罚文书的制作没有联网运行。目前没有一个类似于“交通在线”的联网系统,不能实现网上实时信息共享,给日常行政执法带来一定影响。
四是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交通系统正在进行机构改革,改革后对各项行政执法职能都有了新的要求,需要进行专业化培训,提升执法队伍的整体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