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兴平 汉风唐韵 历史文物景点正文
汉风唐韵 历史文物景点 正文

道教圣地——兴平黄山宫

来源: 兴平旅游
责任编辑:

马嵬驿西面有座道观,沿着绿树环绕的黄麓山上小道一直走,就是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道教圣地——黄山宫。它依靠黄麓山典型的黄土沟壑地貌而建,坐北向南盘踞山巅,鸟瞰着兴平大地。院内大殿巍峨,古木参天,山洞幽深,一派神仙境地……

相传老子当年曾在此讲经说道,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风水地形。《关中胜迹图志》载:“槐里有黄山苑,属西汉皇家上林苑的一部分;霍光子霍云曾狩猎于此。”人们赞誉黄山宫是一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的圣地。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为马嵬黄山宫庙会,信男信女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这里,烧香拜佛祈求,家顺,多福,万事平安! 

相传周康王时,道教的创始人李耳(又名老子)带着两个徒儿,曾在这里传教,炼丹、授徒。因那时此处是渭河北岸,老子的母亲眼见渭河水波浪滔天,越来越害怕,多夜不能安眠,为了母亲的健康,老子就带着母亲和两个徒儿,迁徙到周至楼观台处。但老子依然经常骑着青牛来到马嵬黄山宫讲经布道。后人因黄山宫与楼观台南北遥望相对,便把黄山宫称为北台,把楼观台称为南台,同时人们还有了“朝了南台朝北台”之说。还有一些村子与老君的故事有关,比如“南留村”。相传是老君要走的时候,父老乡亲得到了信息,纷纷站在老君骑牛经过的路上,苦苦挽留,请他老人家不要走,可最终还是难以挽留,看着老神仙飘着离去,先辈们流着泪说“难留、难留……”就这么把兴平这个村子叫成了“难留”,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南留”村。

公元前193年,汉孝惠帝来这里观光狩猎,再次拨款,修建规模宏大的黄山宫。据《东方朔传记》记载:公元前138年汉孝武帝刘彻曾微服私行到此宫游览,他倡导臣民孝敬老人,还专赐黄山宫设立“孝子祠”。传说武帝由此北岗时,曾遇各路神仙,如今这里仍留着“群仙洞”、“群仙岗”。道教称此处为“洞天福地”。

今日黄山宫绿化道观,院落雅洁,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宛若世外桃源,给人以宁静、清新之感。 

相传,马嵬兵变,杨贵妃死后,玄宗在从四川返回长安,途经马嵬时,已经成为太上皇的玄宗来到黄山宫吊唁爱妃、寻踪觅香。当时马嵬坡是一个充满荆棘的山坡,随从便用一槐枝给玄宗当拐杖,玄宗心情非常悲伤,决定把当拐杖的槐枝植于马嵬坡,让它常年陪伴着贵妃。槐树无根本难活,但玄宗手植的槐枝却奇迹般成活了,唐肃宗赐名“太上槐”,现为县级保护文物。在太上槐附近,有明正德年间所立碑石,记载着汉、唐有关道教和太上槐的故事。

千百年来,黄山宫绝不只是这样一个小院落,这里凝结了太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近几年,黄山宫的项目开发已经摆上了日程,在为期不远的将来,这里看到的决不只有清冷的阳光和斑驳的树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