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11610481016023768A/2022-00047 | 发布日期 | 2019-07-02 | 发布机构 | 兴平市发改局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大力开展“优化营商提升年”活动,紧盯市委、市政府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全力抓好重点项目谋划和建设,为市域经济持续增长积蓄后劲。积极推进追赶超越,不断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发改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发改局2019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指标推进工作
1、我市国民生产总值上半年预计完成126.9亿元,同比增长5.2%,人均可支配收入9125元,实现增速8.4%。
2、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019年市考核办下达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投资任务总量为383亿元,截至6月底,全市承担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38个部门及镇办共上报项目272个,总投资292.34亿元。按照目前我市投资项目的收集及上报情况,预计我市固定资产投资1—6月份可累计完成投资156.695亿元,增速3.6%。
3、大项目建设:列入咸阳市重点建设项目共30个,总投资98.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64亿元。项目数量较去年增加16个,年度计划投资较去年增加9.43亿元。截至6月底,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9.7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比例39.73%。
4、节能降耗工作:预计我市上半年单位GDP能耗较2018年降低2.5%。
二)重大建设项目推进工作
2019年,全市实施总投资293.46亿元、年度投资111.92亿元的112个重点项目。截至6月底,已完年度计划投资项目19个,53.0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比例47.41%。
其中:产业类项目40个,总投资153.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4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50个,总投资117.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49亿元;农业类项目16个,总投资16.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2亿元;文体教育卫生类项目6个,总投资6.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2亿元。
三)固投工作推进情况:
2019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纳入考核的部门及镇办共计38个,全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383亿元,全年策划包装入统任务669.8亿元。截至6月底,全市承担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38个部门及镇办共上报项目272个,总投资292.34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共89个,总投资237.09亿元;5000万元以下项目共183个,总投资55.25亿元。截至6月25日,报送市统计局项目共计243个,总投资260亿元。剩余29个项目,总投资32亿元,因资料等原因,被省市统计部门打回,待资料完善后择机上报。
四)项目资金争取及监管工作情况
资金争取方面:截至目前,市发改局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项目9个,争取上级补助资金9636万元,其中:店张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争取2019年中央预算内资金383万元;五个镇办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项目争取2019年中央预算内资金1021万元;潘岳中路排水工程争取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500万元;法院审判法庭项目争取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争取2019年中央预算内资金288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争取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174万元;西二村棚户区改造小区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1000万元;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争取2019年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2628万元;三北防护林项目争取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50万元。
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开展情况:按照咸阳市政府关于听取国务院30项督查激励措施细化落实和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项目策划包装情况通知精神,以及《咸阳市关于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的实施意见》指导方向,结合我市实际,征集筛选总投资375亿元的脱贫攻坚、交通、水利、农村农业、生态环保、民生、能源、市政设施等八大领域的166个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上报咸阳市发改委。上半年,重大项目新增储备项目111个,总投资312亿元。
项目监管工作:认真清理2017年及以前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执行情况,对未开工制定专门推进方案,同时配合市委督查室进行专项督查。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严格日常管理,督促项目按期开工、按计划抓进度、按规定用资金,通过国家重大项目库按月在库的总投资9.6亿元的34个已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进行网上在线报送项目进展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对新申报项目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依据投资平台完善储备项目前期审批信息更新。
五)项目在线审批工作
认真贯彻放管服改革的有关决定,切实执行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办法。制定和规范各项制度,加强项目管理。主动建立了与住建、国土、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牵头规范和修订了项目审核流程,简化了项目审批手续,进一步提高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效率。在工作中注重处理效率和程序的关系,进一步优化提升工作流程和办事效率,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营造了一个开明、灵活、快速、高效的投资环境。
截至2019年6月底,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共受理审核备项目323个,去掉重复申报、选择申报事项错误外,平台共办理审核备301个,总投资279亿元,其中审批类项目97个,总投资133亿元;备案类项目204个,总投资146亿元。
六)项目招投标工作
2019年,我局积极贯彻上级关于招标相关文件精神,采用网上抽取评标专家,严格招标相关程序,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从源头杜绝围标、串标现象发生。上半年共计招标项目30个,其中公开招标30项,中标金额总计1.26亿元,招标率达100%。
七)PPP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为缓解财政压力,撬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投入补短板项目,目前已策划包装PPP项目库储备项目20个,涉及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等三大类,总投资134亿元。其中:兴平市旅游经济环线已列入陕西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重点推介项目目录;城镇污水管网、地下综合管廊等8个项目列入咸阳市推进政府和社会投资合作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西宝高速西出口连接线和兴渭大道工程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兴平湖湿地公园、兴平植物园项目正在进行规划编制,待规划经市政府同意后,将进入项目建议书的编制环节;兴平市城市停车场PPP项目已签订咨询服务协议、已编制规划建设方案,待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后,依据规划方案编制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将按照审批程序启动项目前期审批工作;兴平市沿渭景观大道“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兴平市渭水碧岸生态公园建设项目、兴平市通村公路建设项目目前项目建议书初稿已完成,正在分别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中。
八)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从2018年年底开始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前期确定了东城办正东村、西城办花王村、马嵬办尚村3个村试点先行,按照既定计划完成第一批3个试点村1739户的改造任务,并于今年3月份联合相关部门完成了初步验收工作。
今年按照第二轮招标工作情况,我市采取整镇推进的方式实施,目前累计完成6210户,已完成咸阳市要求五月底完成的4978户试点任务。计划7月份左右对剩余的8000余户进行招标工作,确保按照上级的时间节点完成我市的总体改造任务。
二、专项工作
一)持续发力、不断深化改革工作。
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先后两次完成对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相关制度征求意见的回复。对我局十八大以来承担的26项深化改革任务进行梳理并按职能进行了分解和部署。按照全市2019年深改工作安排,起草印发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和全局2019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
二)2019年我市民生十件实事工作
兴平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确定了兴平市高速西出口引线工程和兴渭大道工程、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工程、汽车客运站、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民生十件实事。我市2019年民生十件实事项目共投资22.73亿元,2019年度当年计划投资11.73亿元,截至6月底共计完成投资5.98亿元。
三)顺利开展我市第29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
6月17日—23日为节能宣传周,各部门通过举办书画展览展示、开展技术交流、组织现场体验、印制宣传单、宣传手册、制作展板、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在媒体、网络以及主要公共活动场所以多种形式进行节能宣传,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绿色发展和节能低碳行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共发放各种宣传册6000余份。
四)强化项目带动,积极推进产业扶贫。
立足市情及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特点,积极做好涉农扶贫项目谋划和资金争取工作。一是在年度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安排上加强对贫困地区项目的支持。二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咸项目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共争取到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重点防护林工程专项2019年中央预算内资金共224万元,通过各类中央预算内资金,积极扶持我市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和撬动作用,带动贫困区群众脱贫致富,助力我市贫困地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五)全力推进“放管服”工作
全力做好省市发改委下放事项的承接工作,根据《陕西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7年本)》、《陕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强化行政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制定清晰实用的受理标准、审批样本,建立工作台账,主动指导和帮助项目单位对接有关办理事项。
六)强化安全生产,保障居民用气
全面落实我市过境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管控,有力宣传长输管道安全保护及安全教育常态工作,并按照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常态督查要求有序进行检查,有效遏制安全隐患发生,保障我市经济稳健发展。5月份,我局积极协调管道企业共同参加市应急管理局组织的大型安全宣传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了燃气管道安全宣传,增强民众安全意识。
三、存在问题
按照目前我市投资项目的收集及上报情况,预计我市固定资产投资1—6月份可累计完成投资156.695亿元,增速3.6%,三季度投资完成及增速预计可同往年保持平稳,但四季度我市投资将会出现在库项目大量减少、新进项目青黄不接的情况,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受环保及土地政策影响,我市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民间投资整体乏力,整体投资项目在数量、规模上出现严重下滑,这直接导致后期无项目可报。二是个别企业存在沟通难、不配合等问题,例如:长风动力、梦桃学校,虽经多次沟通协调,但仍然连续出现网报零报,这就为后期我市投资任务及增速能否顺利完成埋下隐患。三是重大项目作为我市投资的重要支撑点,是我市投资能否完成的关键,但截至目前仍有20个项目未开工。四是省市统计部门针对投资项目的资料审核、实地核查等越来越严,项目入统政策的不稳定性对于我市投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难度。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全力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
一是建议我市各类信息平台,加大力度对外宣传我市具有的投资区位、环境、政策等突出优势,市营商办做好做强营商环境,努力实现域外大中型企业落户兴平,做大做强我市投资基础体量,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协调对接咸阳市纺织工业园区,借助纺织工业园区对园区内已入统进库企业加强协商沟通衔接,确保在库项目网报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对全市未开工的重大项目,建议包抓部门深入企业,切实解决企业项目开工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早日实现项目开工、项目入统,同时要求各承担任务的部门及镇办,务必于9月25日前完成各自全年任务。
四是市发改局将继续做好对各部门镇办的相关服务指导工作,市统计局继续做好各单位上报项目的审核,同时做好同上级统计部门的项目进库、项目实地核查衔接等工作,最终确保各单位上报项目高效入统。
2、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储备工作
依据“十三五”规划项目库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对“十三五”规划项目库中未启动项目前期工作的城镇基础设施类项目和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逐一核实,协调解决项目在前期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单位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程,并从中选择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进行储备,指导项目单位制定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形成项目储备和滚动接续机制。
3、继续紧盯国家投资政策动态,及时策划上报项目
定期不定期与省市发改委对接已上报争取资金项目动态,特别是政法规划新增项目确定情况,确保全面争取各类中省资金稳定增长;对已列入省市行动计划内项目,积极主动向咨询机构、金融机构推荐,主动指导帮助项目单位加快推进前期工作,鼓励其为PPP项目提供中介服务和融资支持;进一步强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注重投资管理事前政策引导、事中事后监管约束和过程服务,优化审批流程,全力做好各种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建成达效。
4、培育新兴产业项目发展。
按照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及我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强化宣传力度,规划投资方向,高效服务企业,提升审批效能,敦促我市新兴产业项目顺利落户,同步提高我市经济发展稳中增长。
5、积极助推我市投资企业项目稳健发展。
严格按照“放管服”程序,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契机,严把项目准入条件,严控项目管理,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转移、死灰复燃及“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助推我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