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19610481016023899D/2022-00017 | 发布日期 | 2021-04-22 | 发布机构 | 兴平市西城街道办事处 |
(村子简介)药市村位于兴平市西郊,东临西郊中学,西接秦岭公司,北依莽原与南市镇张家村连畔,南傍宽阔繁华的金城大道。村由(老堡子、南堡子、西堡子、后堡子、前堡子)五个自然村组成,辖9个村民小组,723户,人口2948人,耕地1290亩,总面积1740亩,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和鸡、猪养殖为主。
(村名起源)相传,唐贞观年间,村北塬坡上到处生长着党参、黄芪、远志、香附等珍贵中草药,药王孙思邈经常来这里,一边采中药材,一边指导当地郎中要注意采集时间。何时采根、何时采叶、采花,他还例举了680种常用草药,让人采收以备急用,在其所著的《千金翼方》中,列举了133个州县的519种药材的产地,就有兴平药市村。久而久之,采集中药材的人越来越多,当地村民皆以采集药材为生,并在村外形成药材交易市场,故得村名药市村。以后,村中有人曾建“药王庙”以示纪念。农历六月十九日为古庙会日。
(村民姓氏及来源)村民以来姓、刘姓、杨姓、许姓、鲁姓、苏姓为主。
(行政隶属及演变)药市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潘冉乡管辖,文革期间,归七里庙人民公社(七里庙人民公社革委会)管辖,文革后期,归属于冉庄乡公社,在1996年,冉庄公社改为冉庄乡,药市村是冉庄乡辖区内一个自然村,2001年11月,撤乡建办,至今药市村一直归西城街道办事处管辖。
历任村支部书记:
来景山(书记)1981——1983年
来通牛(书记)1984——1989年
来生存(书记)1990——2002年
来教练(书记)2003——2019年
来俊峰(书记)2019年至今
历任村委会主任:
来永生(主任)1975——1980年
苏虎义(主任)1981——1984年
刘宣讲(主任)1985——1987年
来永生(主任)1987——1993年
来教练(主任)1994——2002年
来佩昂(主任)2010年至今
(历史遗迹)古时候的药市村北面,称为黄山麓。据记载:黄山麓在兴平西北一里,是黄山、始平原、北邙山的总称。黄山麓东西60里,南北8里,东入咸阳北阪,西至武功界,北绕黄山,南濒渭水。初唐诗人王维称:“黄山旧绕汉宫斜”。有关资料记载:“县西北一里有黄山麓,霍光之子霍云常私出猎于黄山苑中”。当时的黄山麓与白鹿原、神禾原、骊山一样齐名,属名山之列。相传黄山麓东西沿坡有九沟十八弯,(药市村北就有一条蝎子沟,)松柏果树遍及山坡原野,沿坡多有庙宇、道观,沟内生长柿、梨、枣、桃、杏、核桃等果树。十多眼泉水潺潺流下,堪称风景秀丽,宁静优雅。据《长安志》载:“唐贞观五年,兴平县西三里涌出一泉,有病者饮之多愈,远近人汲水,朝夕如市”。
药市村人的饮食习惯与关中各地相同,把晚饭叫喝汤,这可能也是从养生祖师孙思邈那里的来的真传。关中农村人一直信奉着“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饭不吃更好”的良好饮食习惯,对晚饭轻描淡写,不堪重视,名为喝汤,实则凑合,现在看来是科学的。
药市村有一个药王庙,过去的药王庙古柏参天蔽日,终年香火不断,是方圆数十里百姓寻医问药的地方。村中间还有一棵大皂角树,树龄在百年以上,1990年,因小孩点燃皂角树周围的玉米秆将其焚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自然村有自己的城墙,东堡子城门楼上镌刻着“旭日东升”四个大字;后堡子城门楼上大书“理有人封”。清朝年间,村中有一石碾,碾盘上刻着一个“镇”字,据说,当时连年灾荒,村中死人较多,故以石碾镇邪,可惜此石碾在2012年11月被盗。村西南方向500米处,有一古庙,由药市村人集资修建。此庙也就是兴平人人皆知的七里庙,庙前有两根铁旗杆,相传是明朝太监刘瑾所立,还有人说庙里的井也是刘瑾叫人打的。井旁的石碑上书“回龙宫”三个大字,大殿照理供奉着关公塑像,侧殿一边为娘娘婆,一边是护法神,殿内壁画绚丽多彩,人物逼真,该庙在城市扩建中被毁。
(名人简介)清朝时期,村中尚姓人家有人在朝中做官,具体姓名和官职已无人记得。
现代村中的知名人士有:
刘永福,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任北大校长。
来兴社,男,曾任铜川煤矿矿长。
鲁卫平,男,西安工业大学教授。
来成武,男,咸阳市城建局长。
刘美言,男,咸阳市电力局宣传部长。
来撑福,男,1952年生,曾任陕西省药监局副局长,2012年5月,任陕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巡视员,现已退休。
来鹏勋,男,1959年生,县公安局副局长,荣获省政府政法系统公安先进工作者。
(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兴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兴平市中心不断西移,药市村承担着一大批市级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村两委会从兴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积极配合支持项目建设,先后完成了城北生态景观林带400亩租地任务,建成后的城北生态休闲景观林带成为兴平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药市村主导产业为交通运输、个体经营和劳务输出。全村从事建筑安装、交通运输等二、三产业的人家达到450户,常年在外承包建筑工程的建筑队有3个,年实现收入1584万元,占全村村民总收入75%。
(社会事业)药市村小学是1997年由咸阳市教育局批准设立的一所完全小学,始建于1949年,是咸阳市“示范小学”。学校占地8060.6平方米,盖有前后两栋教学楼,共设7个教学班,其中一个学前班。现有学生120名,教职工29名,其中本科学历15人,大专学历14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大都毕业于正规师范院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近几年来,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校先后被咸阳市教育局授予“示范小学”、“咸阳市文明校园”称号,被兴平市委、市政府授予“普九先进集体”、“文明校园”,被爱委会评为“卫生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单位”,被兴平市教育局授予“素质教育优秀学校”荣誉称号。兴平电视台多次对药市村小学进行了专题报道。2004年学校被兴平市委、市政府授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2005年学校被咸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教育先进集体”,被兴平市政府授予“绿色文明示范学校”称号。
同时,药市村还投资20万元,修建了占地600平方米的村西群众健身广场,投资20万元,建成了占地200平方米的村两委会阵地,实现了村级活动有阵地,群众娱乐有设施。组建了秧歌队、锣鼓队等,有力地推动了村级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在全村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的良好风尚。
(村容村貌)为了加强文明建设,全面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药市村投资建成群众健身、休闲两个广场。在全村设立固定垃圾点9个,为每个小组配备1名专职保洁员,彻底杜绝了村庄道路脏、乱、差的现象。形成了良好的村容村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两委会干部以大力改善村容村貌为主。药市村先后维修通村公路及村内街道14条共9.5公里,道路两旁全部安装了排水设施,实现自来水进村入户,全村道路硬化率达100%。2010年,投资50万元,建成了占地20亩的花卉苗木基地,为青年返乡创业搭建了平台,解决了50人的就业问题,年创收入100万元。一个欣欣向荣的药市村正在向我们走来。
(今后发展规划及目标)近些年来,药市村人已经融入城镇生活,村民的住房、生活用品、交通工具与城市人没什么两样,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村两委会领导将会带领全体群众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软实力,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创造美好的未来。随着2019年潘岳路征迁及2020年中心大街北延工程征迁的进行,药市村城中村改造及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也将迈上快车道,药市村将面临重要机遇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