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11610100016023864R/2023-00020 | 发布日期 | 2023-02-28 | 发布机构 | 兴平市南位镇人民政府 |
御北村村志
第一章:建制区位
御北村位于南位镇东北约1公里处。东临定周村,北依三余村,南与南位村接壤,西与固显村为邻。御北村由御千村和北位坊两个自然村组成,辖8个村民小组,御千村为一、二、三、四组,北位坊为五、六、七、八组,辖区2.48平方公里(3724亩),耕地面积3303亩,户籍人口2661人,(2020年人口普查)。御千村得名缘由已不祥考。青乾隆元年(1736年)兴平县志记作‘位阡村’乾隆四十二年《兴平县志》记着‘住千邨’。光绪二年(1876年)县志记作‘宇阡村’民国十二年(1923年)县志记作‘宇千村’,本村传统写作御阡村。1977年第二次汉子改革时写作‘于千村’1986年2月随着第二次简化汉字的废止,又改作‘御千村’。因该村位于茂陵通往周陵、昭陵、乾陵、黄陵的皇家祭奠祖先的大道之西的阡路旁,故名‘御阡村’。该村‘南姓居多、后渐次加入他姓。
北位坊因位于唐朝兴建的咸寺之北而得名。该村‘韩’‘张’姓居多。
世传两村是明洪武初年(1368年---1398年)大移民时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
1955年前御阡村和北位坊属各自行事的自然村。
1955年合建为一个高级合作社,名为御北社,
1958年九月人民公社化时,名为御北大队,归属于南位人民公社管辖。
1984年改由南位镇人民政府管辖。
1996年撤乡建镇,归辖南位镇人民政府管辖,
2017年4月,随同南位镇由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辖,
2021年7月,随同南位镇划归兴平市管辖。
第二章:自然环境
御北村位于关中平原,地势平坦,黄土层身厚、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均降水量约为680毫升,降水主要集中在8、9、10月份。自然灾害较小,野生动物品类繁多,常见的野生动物有錐鸡、猫头鹰、麻雀、黄鼠等,常见的野生植物有;刺苋、车前草、苦蕨菜、狼尾草等。
第三章:村落风貌
随着时代的发展,御北村村庄风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御阡村过去的正街道发展成现在的由南一街、南二街、正街道、北街组成大村庄。北位坊由过去的正街道发展成南一巷、南二巷、正街道北一巷组成的大村庄,村民有过去的土木结构全部变为现在的砖混结构。
自2015年开始,全村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
1975年,成立木器加工厂。
1979年---1980年成立农机站。
1999年对御北小学进行了改造,新建教学路五间二层,办公楼五间一层,学校占地面积14亩。
2014年建成村委会办公室,建筑面积115平方,广场面积330平方。
2018年架设路灯100盏,全村铺设了污水管道、并建有污水处理站。2019年进行了煤改洁工程,592户用上了天然气。
2019年在北位坊村西头修建公厕一个,2021年10月硬化了御阡村东至三余村道路,并且完成户厕改造513户,
第四章:人口变迁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在册人口2450人,639户,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户籍人口2661人,共704户,常住人口1556人。
第五章:村党政群
御北村党支部历任书记
韩志良、张景宪、南伯宪、韩旭、南伯芳、韩明哲、南乂天、南光谦、张海侠、南仁杰(现任)。
御北村历任大队长、村主任;
南怀谦、南志敏、南伯宪、韩创、南志景、韩超、南生武、南伯博、南乂天、南树亮、南光谦、南仁杰(现任)
御北村残联负责人;张祥
第六章: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
御北村解放后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以及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几个阶段,为国家交纳大量的公粮,支援国家建设,经济以农业为支柱,种植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红薯,豆类为主,耕作方式由过去的牛耕马拉发展到全部机械化产量大幅度提高。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对粮食生产进行了补助,2020年---2015年苹果等杂果栽培盛极一时,随着树龄老化和效益下滑,现已弃果种良。
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群众的衣着从粗布补丁衣服都换成了新潮时装,饮食从粗茶淡饭变为美味佳肴,从过去的土坯房住进了小洋楼,出行从步行、骑自车全部换成了小轿车,电视、电话、网络已全覆盖。
第七章;文教卫生方面
村内有卫生室一所,村医一名,为群众解决了头疼脑热之疾。创办民国初年的御阡学校以大庙为校舍,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地下党领导尹子秋在此校以教书为掩护,接应兴平地下党领导陈云焦等人从事革命活动,从而使御阡小学成为兴平地下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孙晋《兴平地下党与兴平解放》)。1956年秋,御阡小学由四年制初小升为六年制完小。1976迁于御阡村和北位坊中间,即现在地址,名为御北小学,
2006年改为灵童幼儿园。御阡小学于1958年秋戴初中帽子,翌年正式成立兴平县御阡中学,1972年校址迁往南位坊即现址。
第八章:民俗风情
御阡村是远近闻名的‘十三村’‘老王会’成员之一。御阡村过年的跑竹马,走高跷(柳木腿)声势阵容颇为壮观,最末一次跑竹马在
1973年前。为跑竹马助威的锣鼓至今仍很活跃,此锣鼓名曰‘十样景’实有十一段。其组合方式暗合选定歌谱之法,套路多变而有序,技巧高超而优美,个性特色尤为突出,御北村曾以木工技术在附件知名度较高。
第九章;文物古迹御阡村有古庙数座
以东门外路北之普济寺规模最大,庙建于万历年间,清光绪8年(1882年)重修,1951年拆除,村西头玉皇庙1962年拆除,库官庙于1964年拆除。
北位坊村东头也有一座大庙,解放后作为初小学生上学教室,直到‘文革’前拆除。两个自然村中的古树和古迹,由于时代的变迁,现无一保存。
第十章:近现代名人
南万丰(1907---1943).抗日阵亡基层军官。1941年入国民革命军第38军(军长赵寿山)第17师,与日寇转战于河南荥阳县广武镇和偃师一带。1943年3月(农历二月)回家探亲月余,返部后提升为参马长(在师部管理战马,排级)。不久不幸于偃师。
南宗领(1916---1941)。抗日阵亡士兵,亦在38军,1941年在中条山保卫战中不幸阵亡,年仅25岁。
南好善(约1923---1941)亦在38军,失踪于中条山保卫战。
南伯信(1929---2003)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三等功一次。1954年转业于陕西省农业机械厂,1962年响应号召回乡务农。
传说故事:
本村有一个传说;二组南怀金家祖上富家一方,田连阡陌,骡马成群。他家长工出工犁地时,出了村东门进地插上梨,向北一直梨到3里外的半个城村都不用将犁提起,因为这些地都是他家的。其长工所穿衣服的颜色与拉犁骡马的毛色相一致,即吆赶红色骡马的人穿黄衣服。只这样一个人有精神骡马欢的劳动队伍在旭日的照耀下,浩浩荡荡,一路犁去,熬是好看壮观。他家致富的原因很神奇。原来他家有一位心善福大的老太太。每年夏收碾麦子时,只要他老人家给麦场边一坐,那碾麦碌碡的肌窝里就源源不断地往外淌麦子,所以他家麦子总比别家多得多。
以上部分材料摘自南生桥《御北村简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