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1961048101602367XN/2023-00016 | 发布日期 | 2023-02-10 | 发布机构 | 兴平市阜寨镇人民政府 |
2022年,阜寨镇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法治兴平建设、法治社会建设、法治政府建设三个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公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深化平安创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结合我镇实际,现将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健全法治建设各项制度
阜寨镇严格按照上级工作全面部署,围绕全镇中心工作,健全法治建设各项制度。一是镇党委书记、镇长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法治建设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全年安排法治专题工作4次,并将法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二是建立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制度、出台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文件合法性审查报备制度、重大涉法涉诉案件法律顾问审核制度、内外合同法律审查制度;三是与兴平市148法律服务所签订法律顾问合同,为切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着眼全局,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工作
一是健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组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充实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强化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出台2022年普法责任清单,将责任细化到个人,明确成员职责。保障“八五”普法规划任务目标的全面落实,把法治宣传教育内容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把相关法律法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考核体系,推进普法工作的全面实施,切实把普法工作列入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部署、同落实。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普法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人员开展日常学习和培训,确保各项普法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是依法开展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创新调解服务工作机制,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排查化解机制,依托溯源治理新模式,我镇始终坚持关口前移,按照“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早化解”的原则,将矛盾化解在村组,做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镇。全年行政诉讼案件5件,胜诉3件,1件上诉至省高院正在审理,行政负责人应诉率100%。阜寨镇人民调委会共有23个,22个村建立法律服务室,配备法律顾问覆盖率是100%;辖区社区在矫8人,未发生脱管漏管,再犯罪率0%。一年来,我镇收到涉及征地拆迁、涉法涉诉、民生保障、邻里纠纷等群众矛盾纠纷共86件,在镇村干部耐心细致的调处下,83件已调处完毕,调处率达97%,特别是化解了胡某的土地纠纷案,确保了辖区平安稳定。
三是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宣传,做到普适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我镇主动开展各类法治教育宣传活动,依托农村集市、古会等活动,充分利用横幅、宣传彩页、村委会喇叭等方法,扎实有效的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全年开展扫黑除恶、治污降霾、脱贫攻坚、国家安全、送法进校园、平安建设法治宣传80余场次,发放普法资料5万余份,悬挂、刷写标语100余条,进一步提高了我镇干部群众对学法用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三率两度”,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是加强干部法律知识培训,提升依法行政素质能力。镇党委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全年开展党委中心组学法讲座4场次,组织17名领导干部进行学法用法知识测试:结合工作实际,推进中层干部以上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积极做好“八五”普法工作,在全镇广泛开展加强依法行政教育,加强对宪法、民法典等内容的培训学习,特别是对与自身工作业务密切关联的法律法规进行研究学习,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的法律意识,提升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推进我镇各项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用法意识不强。工作中还存在个别干部遇事找法的法治意识观淡薄,这不利于法治政府建设。
二是依法执政推行阻碍力度较大。我镇年轻人多外出务工,全镇常住人口年龄颇大,懂法的少,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执法难,以说服教育为主。
三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多,要求高。落实好各项公共法律服务难度较大。如每个村要培育2名以上真正的“法律明白人”有一定的困难,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效果不明显。
四是法制工作专业人员和经费投入不足。阜寨镇作为兴平大秦文明苑等项目实施地,征地拆迁任务重,法治工作量大,法治工作专业人员及经费投入还有些欠缺,需要市委市政府倾斜政策加大支持。
今后,我镇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着力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继续为阜寨新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稳定局面而努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